齐鲁工惠活动攻略问答:齐鲁工惠活动的评价标准是什么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3

齐鲁工惠活动攻略:评价标准到底看哪些门道?

最近在工友群里看到不少讨论:"上周参加那个手工课为啥没拿到积分?""摄影比赛获奖的到底是按啥标准选的?"作为齐鲁工惠的五年老会员,我特意扒了扒工会文件,跟活动负责人聊了两次,帮大家理清楚这个评价体系的门道。

一、活动评价的五个关键维度

工会小王告诉我,他们办公室墙上贴着《2023年度活动质量评估细则》,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打分:

  • 参与热度:到场率、互动频率、线上留言量
  • 活动成效:技能掌握程度、实际应用案例
  • 形式创新:是否采用新玩法、跨界合作情况
  • 流程规范:签到表完整度、物资发放记录
  • 会员反馈:现场评分表、后续跟踪问卷

1.1 这个参与度算法有讲究

上次烘焙课老张带着全家五口人来,结果系统只算了他本人的签到。原来家庭参与要提前报备,现场扫码时得用不同账号登录。这里有个容易踩的坑:

  • 提前24小时在APP预约才算有效报名
  • 扫码签到需在活动开始前后15分钟内完成
  • 每场活动最多可补签2次(需提供证明材料)
评价指标 权重占比 数据采集方式
基础参与 30% 系统自动记录
深度互动 25% 主持人现场记录
成果产出 20% 作品提交/实操考核
传播效果 15% 朋友圈截图收集
持续影响 10% 三个月后回访

二、评委组手里的打分表长啥样

在工会办公室看到过真实的《文体活动评分表》,项目细得让人吃惊。比如去年的职工歌手大赛:

2.1 专业评委的六个打分项

  • 音准节奏(20分)
  • 情感表达(15分)舞台表现(10分)
  • 服装造型(5分)
  • 选曲难度(5分)
  • 创新元素(5分)

有意思的是选曲难度这栏,唱《青藏高原》能拿满分的,要是选《小苹果》就只能得基础分。不过工会李主任说,今年要调整这个标准,鼓励更多通俗歌曲参赛。

三、那些藏在细则里的加分项

参加读书会时发现,主动做笔记的会员能多拿5分参与分。更隐蔽的加分操作还有:

  • 提前十分钟到场布置场地+2分
  • 活动后协助整理物资+3分
  • 提出可行性建议被采纳+5分

记得去年劳动法讲座,王师傅因为帮着搬矿泉水,最后总分比同桌老李高出一截。这些细节在《活动志愿者管理办法》里都有写明,只是很多人没仔细看。

3.1 扣分项比加分项更隐蔽

  • 中途离场超15分钟扣3分
  • 手机响铃每次扣1分
  • 未按要求着装的扣2分

上个月插花培训,张姐因为接了个紧急电话,回来发现积分少了一截。现在工作人员会在活动开始前明确告知纪律,建议大家把手机调成振动模式。

看着工友群里新发的徒步活动通知,这次可得记牢评价标准。对了,听说穿工会发的文化衫参加能加形象分,我得赶紧去储物柜找找那件红色T恤。下次工会活动见!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