获得王者荣耀电竞选手文案
凌晨三点写出来的电竞选手观察手记
昨晚看KPL季后赛看到凌晨,突然发现个有意思的事儿——现在王者荣耀职业选手的文案介绍越来越同质化了,全是"天才少年""团队大脑"这种套话。作为一个从2017年就开始追职业联赛的老观众,今天干脆泡了杯浓茶,把这些年印象深刻的选手文案都翻出来唠唠。
一、那些让人记住的选手标签
记得最早期的职业联赛,选手介绍都特别实在。2016年AS仙阁的辰鬼,文案就一句话:"擅长英雄:露娜、韩信",配上张证件照,朴素得像是公司工牌。现在回头看反而觉得真实,那时候选手还没被包装成"电竞偶像",就是群打游戏特别厉害的普通人。
后来文案开始玩花样了,我整理了几个经典案例:
- Cat:"中单法王"后面一定会跟"七进七出诸葛亮",这个标签直接影响了后来所有中单选手的文案模板
- Fly:"对抗路尽头"这个说法现在被用烂了,但当年第一次出现时确实震撼,特别是配上他拿五个FMVP的战绩
- 久诚:"干将莫邪人柱力"这种二次元梗,在2018年还挺新鲜,现在看就有点尬了
时期 | 文案特点 | 典型案例 |
2016-2017 | 朴实无华,侧重英雄池 | "擅长孙悟空、赵云" |
2018-2019 | 突出个人特色 | "峡谷数学家"(指技能距离计算精准) |
2020至今 | 过度包装,同质化严重 | "天才少年/团队大脑/节奏发动机"三件套 |
二、好文案到底该怎么写
凌晨两点半翻资料时发现,《电子竞技》杂志2021年某期提到过,选手文案本质上是在做"人设锚点"。这个说法挺有意思,就是说要用最少的文字让观众记住选手的独特之处。
1. 具体比宏大重要
"野区霸主"这种词已经烂大街了,但"十分钟控龙率85%"这种数据型描述反而让人印象深刻。像TS暖阳早期的文案就写:"平均每局反野3.2次",比什么"节奏大师"有说服力多了。
2. 留点成长空间
现在新人选手动不动就"天才少年",等真打比赛翻车了多尴尬。AG超玩会早期给梦泪的文案就聪明:"刺客型打野,正在拓展英雄池",既说现状又留余地。
3. 适当玩梗但要克制
DYG小义的"自带名刀司命"这个梗确实传开了,但后来跟风的"人形辉月""行走的复活甲"就越来越离谱。最怕看到那种硬凑的谐音梗,什么"中单法王,法力无边",看得我脚趾抠地。
三、现役选手文案观察
泡的第三杯茶都快凉了,顺手记几个现役选手的文案特点:
- eStarPro清融:还是吃老本的"工具人中单教科书",其实他炮台法师也玩得很好
- 狼队小胖:简单粗暴的"野核天花板",倒是符合他凶悍的打法
- WB梓墨:新改的"战边艺术家"比原来的"通天边路"接地气些
最让我困惑的是现在所有辅助选手文案必有"团队大脑"四个字,难道没有其他形容方式了吗?想起2019年QGhappy的Snow,文案写的是"峡谷最忙的快递员",指他支援速度快,这种多生动。
四、给俱乐部文案组的深夜建议
写到这儿突然想给各战队提几个不成熟的小建议:
- 少用最高级形容词,"天花板""教科书"这种词用多了会贬值
- 可以学学足球俱乐部的球员介绍,多写点像"本赛季场均承伤占比32%"这种硬核数据
- 适当暴露缺点反而真实,比如"前期偏稳,后期发力"这种描述
茶喝完了,天也快亮了。最后吐槽下最近看到的离谱文案——某个新人选手的介绍写着"像他的星座天蝎座一样致命",这跟打游戏有半毛钱关系啊?还不如直接说他二技能命中率呢。
窗外鸟开始叫了,文档字数统计停在2873字。突然想起明天...啊不是今天下午还有场重庆狼队的比赛,得赶紧睡会儿。反正这种文案观察也没人看,就当是自己留着玩的笔记吧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