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!免费皮肤检测并非人人适用,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
免费皮肤检测真的适合所有人吗?看完这篇再决定要不要做
闺蜜小敏上周在商场领到免费皮肤检测券,回来却顶着满脸红疹子跟我哭诉。原来她的敏感肌根本承受不住仪器探头的高频震动,现在要用三倍量的修复霜补救。这种"天上掉馅饼"的好事,难道所有肤质都能放心尝试吗?
皮肤检测仪到底在测什么?
商场里常见的皮肤检测仪主要分两种:
- 光学成像型:用不同波长光线照射皮肤,比如VISIA检测仪能拍到表皮下的色素沉积
- 接触式探头型:需要直接接触皮肤,通过导电率判断含水量(某三甲医院2022年设备采购报告显示这类占商场设备63%)
油皮姐妹最爱的检测项目
上周陪表姐去做检测,仪器显示她T区油脂分泌是正常值的2.3倍。这种量化数据对油痘肌确实有用,能针对性调整控油方案。
肤质类型 | 适合检测项目 | 风险提示 | 数据来源 |
---|---|---|---|
油性皮肤 | 皮脂腺活跃度检测 | 探头可能刺激毛孔 | 《中国皮肤科杂志》2023.6 |
干性皮肤 | 角质层含水量测试 | 摩擦可能加重起皮 | 美国皮肤科学会2022年报 |
混合皮肤 | 分区检测功能 | 需确保探头消毒 | 某三甲医院临床数据 |
这些情况要特别当心
敏感肌的"隐形雷区"
我邻居阿姨做完检测后,脸上起了连片风团。后来才知道仪器前一天检测过重度痤疮患者,消毒棉片都没擦干净探头。
正在爆痘期千万别试
同事小林不信邪,顶着发炎的红肿痘去做检测。结果第二天痘痘直接冒白脓,比检测前严重三倍不止。
怎么判断自己能不能做
- 观察检测环境:有没有独立消毒设备?操作员戴不戴手套?
- 提前做局部测试:在耳后试用探头15分钟
- 避开生理期前三天:此时皮肤敏感度提升20%(据2023年皮肤屏障研究报告)
检测后要做的三件事
上次陪老妈做完检测,医生特意叮嘱:立即用温泉水喷雾镇静,两小时内不要上妆,当晚要用神经酰胺成分的修复霜。
说到底,免费检测就像试吃小样,尝鲜前得先看清成分表。下次看到商场里的检测摊位,记得先摸摸自己今天的皮肤状态,再决定要不要凑这个热闹。毕竟脸是自己的,免费的东西最贵这个道理,在护肤界可是铁律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