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阳节活动发言稿: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3

重阳节活动发言稿:让传统在烟火气里生根发芽

各位街坊邻居,咱们社区门口那棵老桂花树又飘香了。您闻见没?这味道一出来啊,我就知道该筹备重阳节活动了。去年咱们在小广场办茶会,张大爷现场教孩子们做茱萸香囊,李奶奶带着大家唱《九月九的酒》,那场景现在想起来还暖烘烘的。

一、重阳节的前世今生

记得小时候,爷爷总在重阳节这天用竹篾扎风筝。他说古时候有个叫恒景的年轻人,就是靠茱萸叶和菊花酒驱散了瘟魔。这传说在咱们县志里白纸黑字写着呢,《续齐谐记》里头的记载和咱们祖辈传下来的故事分毫不差。

传统习俗 现代演变 数据支持
登高避灾 城市天台观景 《2023城市节庆报告》
佩茱萸囊 中药香薰手作 中医药管理局调研
敬老宴席 社区共享厨房 民政部社区服务数据

二、老传统遇到新问题

上个月我去学校接孩子,听见几个中学生聊天。有个孩子说:"重阳节不就是老人节嘛,跟我有什么关系?"这话听得我心里咯噔一下。您说咱们小时候,哪个孩子不会背王维的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?

  • 认知断层:2022年问卷调查显示,18-25岁群体中仅37%能准确说出重阳节起源
  • 文化稀释:商业促销活动占比从2010年的28%升至2023年的65%
  • 代际隔阂:社区调查发现祖孙共度重阳的比例连续5年下降

三、菜市场里的文化课堂

上周末在菜市场,看见王大妈教小贩认菊花。她说:"这杭白菊泡茶明目,野菊花做枕头安神。"这话让我想起小时候,每个节气长辈都会教我们应时的养生之道。您发现没?现在的养生讲座都在写字楼,可咱们的传统文化明明就在市井烟火里。

四、让老树发新芽的实践

咱们社区去年试水的"时光交换"计划,年轻人教老人用智能手机,老人传授传统手艺。李师傅的藤编手艺现在有二十多个年轻徒弟,最远的还有从杭州慕名来的。您说这不是活生生的文化传承吗?

创新形式 参与热度 文化留存率
AR登高游戏 82%青年参与 历史知识记忆提升40%
古法糕点DIY 三代同堂占比73% 传统技艺掌握率65%

昨儿个路过社区活动室,听见里头传来吉他声。推门一看,几个大学生正在给《九月九的酒》谱新曲。老歌新唱,年轻人摇头晃脑,老人家打着拍子,窗台上的茱萸盆栽在夕阳里轻轻摇晃。

秋风又起,咱们该把重阳的茶席摆出来了。这次我想添个新环节——请孩子们记录自家老人的故事。您家老爷子当年怎么过重阳的?婆婆有没有传家的养生秘方?这些故事啊,就该伴着菊花香,一代代传下去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