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棋子画蛋仔派对图片?这招我试了三天终于搞明白了
凌晨两点半,我第17次把棋子撒在桌上,盯着那堆黑白分明的圆片发呆——用围棋棋子拼《蛋仔派对》角色这事儿,比想象中难太多了。上周在社区活动中心看大爷们下棋时突然冒出的灵感,现在简直像给自己挖了个坑。
为什么非要用棋子画蛋仔?
最开始纯粹是觉得好玩。那天看隔壁王叔用围棋子摆了个熊猫,突然想到《蛋仔派对》里那些圆滚滚的角色,轮廓线和棋子形状莫名契合。回家翻出尘封多年的棋罐时,根本没想到后面会折腾到凌晨三点还在调整"奶酥"的腮红位置。
必备材料清单
- 围棋一副(白子180颗+黑子181颗是标准配置)
- 浅色背景板(我用的是孩子淘汰的磁性画板)
- 镊子(手指头太粗真的捏不住棋子)
- 蛋仔角色原图(建议打印出来,手机屏幕反光太折磨)
实战踩坑全记录
第一次尝试画"蓝小胖"就翻车了。棋子不像像素点能严丝合缝,圆形的边缘总会留出尴尬的缝隙。后来发现要把棋子叠两层,下层45度角斜放,上层正放,才能模拟出蛋仔的立体弧度。
常见问题 | 解决方案 |
棋子容易滑动 | 在背景板上薄涂一层发胶(别用胶水!) |
黑色棋子不够用 | 把白棋翻面朝下也能当深色用 |
细节模糊 | 用马克笔在棋子上补色(0.5mm极细款) |
最难搞定的三个部位
- 腮红渐变:把白棋叠成三角锥,顶层点红色指甲油
- 呆毛:五颗黑棋竖着粘成波浪形
- 脚部阴影:混合黑白棋创造灰度效果
我家餐桌现在看起来像棋牌室犯罪现场。昨天老婆收拾屋子时,从沙发缝里扫出七颗棋子,其中还有颗云子,心疼得我赶紧捡起来用酒精棉片擦了半小时。
进阶技巧:让棋子画活起来
偶然发现不同材质的棋子反光效果不一样。用云南产的永子做高光部位,普通玻璃棋子当基础色,哑光的陶瓷棋处理阴影区。虽然买棋子又花了小两百,但成品确实更有层次感了。
最满意的作品是"雪雪",用白棋堆出蓬松感时,故意让某些棋子微微翘起,模拟被风吹动的绒毛效果。不过拍照得选角度——上次发朋友圈有人评论说像撒了满桌的感冒药片。
耗时统计(以"黄小鸭"为例)
- 轮廓搭建:42分钟
- 颜色调整:1小时20分钟
- 拍摄修图:35分钟
- 收拾散落棋子:永远在继续
现在左手食指还粘着502胶的痕迹,右手拇指被棋罐夹出的淤青也没消。但昨晚终于拼出能认出是"麻球"的作品时,六岁女儿尖叫着扑过来要学,突然觉得这些天跟棋子的较劲都值了。
窗外鸟叫了,得赶在天亮前把餐桌恢复原状。那些说"用棋子作画很简单"的教程都是骗子,不过如果你也想试试,冰箱里有我冻的乌龙茶,棋子罐在阳台储物柜第三格——记得戴手套,云子真的不能沾手汗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