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仔派对小篮球怎么画才生动?手残党亲测有效的5个技巧
昨晚熬夜画蛋仔小篮球时,突然发现工作室地板上扔着七八张废稿——圆不圆方不方的篮球像被啃过的月饼,配上歪歪扭扭的蛋仔简直灾难。作为靠画画吃饭的人突然被个Q版篮球难住,这事说出去实在丢人。翻遍全网教程都是些"先画个圆"的废话,干脆自己琢磨出这套野路子画法,现在连我家六年级侄女都能三笔画得像模像样。
一、别急着画圆!先搞懂篮球的"骨骼"
大多数教程都让你直接画个正圆开始,但专业动画师朋友告诉我个冷知识:NBA比赛用球的圆周是74.9厘米,而蛋仔派对里的篮球按比例换算其实应该是个压扁的椭圆。实测用圆规画的标准圆反而显得假,这里有个土办法:
- 撕张便签纸对折两次,用折痕当辅助线
- 先画个竖着的鸡蛋形,顶部比底部略尖
- 重点把左右两侧画得不对称,就像真的被人拍打过
常见错误 | 修正方案 |
画成完美正圆 | 故意把下沿画平些,像接触地面的部分 |
线条太光滑 | 用短线段拼接,模仿皮革接缝的颗粒感 |
二、沟槽线才是灵魂所在
有次在咖啡馆看见隔壁桌小姑娘画的小篮球,明明线条歪歪扭扭但特别生动,偷瞄才发现她把沟槽线画成了闪电形。传统篮球教程都要求画标准弧线,但《蛋仔派对》的美术风格其实更适合这种夸张处理:
- 主沟槽要贯穿球体,但别画成直线
- 在球体两侧故意画两处断开的线段,就像被手指遮挡
- 靠近底部时突然加粗线条,制造重量感
凌晨两点试出来的邪门技巧:用指甲在纸上刮出浅痕再描线,比用尺子画出来的自然十倍。要是手边有咖啡渍,蘸点涂抹在线条交叉处会有意外做旧效果。
2.1 沟槽的黄金比例
参考《游戏角色设计原理》里提到的视觉引导法则,最讨喜的沟槽分布其实是:
- 顶部留出15%空白区
- 中间段占整体60%
- 底部25%区域线条最密集
三、给篮球加点"戏精"属性
画到第三十张时突然开窍——蛋仔派对的物品都带着表情包式的戏谑感。试着给篮球加这些小心机:
- 在沟槽交叉点画两三个小三角缺口,像被啃过的饼干
- 边缘随机点缀三四个芝麻大的黑点,伪装成磨损
- 用铅笔侧锋轻轻扫出不对称的阴影,方向永远朝向蛋仔
上次交稿时客户总监说漏嘴:他们内部审核时会把篮球倒过来看,如果像沮丧的包子脸就直接通过。这个玄学标准意外好用,现在我的篮球草图都自带种呆萌的委屈感。
四、动态感全靠"作弊线"
看工作室新人画的小篮球总像贴在纸上,直到有天发现他漏擦了辅助线。现在我会故意保留这些:
线条类型 | 效果 |
球体左侧的短弧线 | 暗示刚刚被拍打的轨迹 |
右下方的锯齿线 | 制造与地面摩擦的错觉 |
最绝的是前年《儿童插画技法大全》里提过的"幽灵线"画法:用橡皮擦出半透明的运动轨迹,比画实线更有动感。不过要控制力道,有次不小心擦破纸面,倒意外做出了弹跳中的变形效果。
五、上色陷阱千万别踩
熬到凌晨四点才发现,官方色卡里的橙色(#FF9933)直接涂会像塑料玩具。试遍颜料得出这套配方:
- 先用赭石色打底,避开高光区
- 橙色只涂在沟槽线两侧5mm范围内
- 用棉签蘸咖啡渣轻拍边缘(没错,又是咖啡)
水彩党注意:等底色半干时用牙刷弹些柠檬黄斑点,干透后就像反光的皮革纹理。马克笔选手可以试试在球体顶部留出闪电形的空白,比画高光更自然。
画完最后一笔抬头发现天都亮了,地板上那些失败作里倒有几张意外适合当表情包。要是你也画废了千万别扔,歪扭的线条说不定比规整的更符合蛋仔派对的调性——毕竟谁规定篮球就必须是个完美的圆呢?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