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仔派对拟人人物绘画教程
不会画蛋仔派对拟人?这份保姆级教程让你从手残变大神
凌晨三点盯着数位屏发呆的我,突然想起上周表妹的夺命连环call:"姐!我们班都在画蛋仔拟人,就我画得像变异土豆..."这丫头总把画不好归结于没天赋,其实哪有什么玄学,不过是没摸清门道罢了。
一、为什么你的蛋仔拟人总差点意思
去年给《游戏角色设计指南》当审校时,发现90%的萌新都踩同样的坑。比如把圆滚滚的蛋仔直接套上四肢,活像气球成精;或者拼命堆砌潮玩元素,结果变成行走的圣诞树。
- 致命伤1:忽略蛋形基础结构,直接画成普通Q版人体
- 致命伤2:服装设计过于写实,破坏整体萌感
- 致命伤3:表情管理失控,要么面瘫要么颜艺
记得有次线下课,有个学员把蛋仔拟人画成了肌肉猛男,我问他为啥给蛋壳加八块腹肌,他理直气壮:"拟人不就是要像人吗?"救命,这误会可太大了...
二、拆解蛋仔拟人的基因密码
1. 基础形体改造术
刚入行时前辈教我的土方法特别管用:拿个水煮蛋当模特。观察它在桌面滚动的轨迹,会发现蛋仔的动态核心其实是底部那个弧形切面。
普通Q版 | 蛋仔拟人 |
头身比1:1 | 头身比1.2:1(头部更占优势) |
标准圆形头部 | 顶部略平的蛋形头部 |
画侧面时记得给后脑勺留出0.3cm左右的悬空感,这是保持蛋仔灵魂的关键。有次熬夜改稿没注意这个细节,甲方凌晨四点发消息说"你们蛋仔怎么被门夹了",害得我差点把数位笔掰断。
2. 服装设计的隐藏法则
去年参与《潮玩设计年鉴》项目时,发现爆款蛋仔拟人都有个共同点——服装永远服务形体。比如连帽卫衣要改成露背款,不然从后面看就是个普通卫衣萌妹。
- 领口必须大于60度角,否则会像被蛋壳卡住脖子
- 袖口/裤脚要做成喇叭状,模拟蛋壳边缘的弧度
- 腰部装饰要上移3cm,避开蛋形最宽处
上次看到个神仙设计,把JK制服百褶裙改成悬浮的环形切片,既保留学院风又强化了蛋仔特征,这创意让我对着屏幕啃了半小时手指甲。
3. 表情管理的祖传秘方
凌晨两点半的实验成果:蛋仔拟人表情的黄金三角区比普通Q版下移15%。具体操作是把眼睛画在面部中线以下,嘴巴位置接近下巴——别问我怎么发现的,问就是改废了37张线稿后的顿悟。
最讨喜的表情组合是下垂眼+小翘鼻,参考心理学上的婴儿图式效应。有次赶稿偷懒复制了普通Q版的眼睛位置,结果测试用户说"这蛋仔看起来在翻白眼",差点酿成事故。
三、从线稿到成图的实战流水账
(突然发现咖啡洒在数位板上了...算了不管了继续写)
阶段1:灵魂线稿
先画个倒置的芒果形,在1/3处砍一刀就是肩膀线。这时候如果画成标准圆形就已经走偏了,别问我怎么知道的——去年某知名厂商的废案图鉴里,80%的失败案例都死在这一步。
手臂要画成分段香肠状,参考《生物力学基础》里说的流体运动原理。有学员非说像莲藕,结果他画的蛋仔举手动作活像在晾腊肠...
阶段2:上色玄学
根据Pantone年度色彩报告,蛋仔拟人最讨喜的是低饱和+高明度组合。但千万别直接用纯白,加点淡蓝或浅粉才有通透感——这个技巧是之前合作的颜色工程师喝醉后透露的,醒酒后他死活不认账。
高光位置要遵循"三区打光法":顶部留白,中间过渡,底部反光。上次偷懒用全局光,成品像涂了猪油,被甲方吐槽"你们蛋仔是刚从油锅里捞出来的?"
阶段3:动态魔改
画奔跑动作时记住45度前倾法则,这是分析了两百张蛋仔派对游戏截图发现的。正常Q版前倾30度就够了,但蛋仔拟人要多倾斜15度才能保持视觉平衡。
最绝的是摔倒动作,要把身体扭成麻花状才符合物理规律。有次严格按照真实人体动力学来画,测试用户却说"这蛋仔摔得好假",果然萌系设计有时候就得反科学...
(手写板突然没电了...用手机备忘录继续)
四、那些年我们交过的学费
去年帮某大厂做风格测试时,发现三个血泪教训:
- 给蛋仔加锁骨=自杀行为
- 画手指细节=自找麻烦
- 追求真实布料褶皱=自掘坟墓
最惨痛的是有次给蛋仔画了若隐若现的腹肌线条,结果用户问卷写"建议医生检查寄生虫感染"...现在团队里这条已经刻进DNA:蛋仔拟人的性感底线是肚脐眼,越过就完蛋。
窗外鸟开始叫了,最后分享个压箱底技巧:画完稿子后把图缩小到指甲盖大小,还能认出是蛋仔拟人就成功了。这方法救过无数濒临崩溃的深夜,虽然现在我的近视又加深了200度...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