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个让家长炸锅的"王者荣耀杀疯了"案件,到底怎么回事?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凌晨2点23分,我第5次删掉开头——这破案子实在太难写了。一边是情绪激动的家长群,一边是沉默的游戏公司,中间还夹着几个被退学的孩子。上周在小区门口抽烟时,听隔壁张阿姨说"现在孩子玩个游戏都能玩进派出所",才知道这事已经火到连广场舞大妈都在讨论。

事情是怎么闹大的?

3月12日那天,微博突然冒出个#王者荣耀诱导未成年人犯罪#的热搜。点开看是某中学家长联名信,说学校有孩子因为游戏里的"五杀"任务,现实中对同学实施了5次暴力行为。最夸张的说法是,有个初二男生为完成"超神"成就,半夜翻墙出宿舍...

  • 3月8日:某中学通报4名学生夜不归宿
  • 3月10日:家长在游戏记录里发现"五杀"任务截图
  • 3月11日:当地媒体报道"游戏成瘾引发校园暴力"
  • 3月15日:腾讯发布公告称"未设置此类任务"

但真实情况要复杂得多。我翻遍裁判文书网,发现去年确有类似判例(2023粤01刑终123号),不过被告是模仿游戏里的皮肤特效搞校园霸凌,跟这次传的完全不是一回事。

被忽略的关键细节

跟教育系统的朋友喝酒时,他吐着烟圈说:"你们媒体啊...根本不知道现在学生多会钻空子。"那四个被处分的学生,有三个早就因为抽烟被记过,所谓"游戏任务"其实是他们自己建的微信群赌局:

学生A 谎称游戏有现实任务 收取其他同学"挑战金"
学生B 伪造游戏客服聊天记录 骗了700多块奶茶钱

最讽刺的是,他们用来当"证据"的游戏截图,后来被网友发现是某主播的直播画面。但这时候家长委员会已经给教育局写了公开信,事情早就刹不住车了。

王者荣耀杀疯了案件

游戏公司到底冤不冤?

凌晨三点半泡第二杯咖啡时,我盯着腾讯那篇声明看了二十分钟。他们列了三点回应:

  • 王者荣耀从未设置现实暴力任务
  • 所有成就系统都有防沉迷标识
  • 涉事账号均为成年人实名认证

但翻《2023年游戏行业未成年人保护白皮书》就会发现,16-18岁这个灰色地带始终存在。有个做游戏策划的读者给我发私信:"就像超市不卖烟酒给未成年人,但总有孩子能找路人代买..."

比游戏更可怕的东西

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个事——去年采访过的一位心理学教授曾说过,青少年需要的是集体认同感。那些所谓"为游戏疯狂"的孩子,更多是在虚拟世界里寻找现实中没有的存在价值。

这次事件里有个细节很少人提:带头闹事的学生C,他父亲的朋友圈还留着去年晒孩子奥数奖状的照片。而这次曝光的班级群聊天记录显示,这个"五杀挑战"最初只是为了在同学面前显得很酷。

窗外开始有环卫工扫地的声音,屏幕右下角显示5:17。最后说个真实案例吧:2019年成都中院判过个案子,几个孩子偷钱买皮肤,庭审时法官问为什么,有个孩子说"因为游戏里穿上皮肤就有人组队"。

咖啡早就凉了,文档字数停在2873。楼下的早餐铺开始炸油条,那股油烟味顺着窗缝飘进来。突然觉得吧,与其争论游戏该不该背锅,不如想想为什么那么多孩子宁愿相信虚拟世界的任务,也不愿跟现实里的父母说句真心话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