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妈妈电影是不是第五人格
《鬼妈妈》和《第五人格》到底有啥关系?
半夜刷到这个问题给我整精神了,作为一个把《鬼妈妈》看了八遍、在《第五人格》里挨打了三百小时的资深菜鸟,今天必须掰扯清楚这事儿。
先说结论:这俩压根不是一回事
《鬼妈妈》是2009年的定格动画电影,改编自尼尔·盖曼的同名小说;《第五人格》是网易2018年推出的非对称对抗手游。一个美国拍的暗黑童话,一个中国做的恐怖游戏,就像问我"螺蛳粉是不是意大利面"——闻着都带味儿,但完全不是同个物种啊!
为什么总有人搞混?
- 视觉风格撞车: 都爱用灰蓝色调,角色都有夸张的大眼睛
- 诡异氛围相似: 纽扣眼睛vs绷带脸,都带着点病态美
- 童年阴影梗: 小朋友看完《鬼妈妈》做噩梦,玩《第五人格》也被吓到掉手机
但你要是真玩过游戏就会发现,《第五人格》的角色设计更接近《剪刀手爱德华》那种哥特风,而《鬼妈妈》是实打实的黏土动画,连角色走路时衣服的褶皱都是手工一帧帧摆出来的。
掰开揉碎讲区别
对比项 | 《鬼妈妈》 | 《第五人格》 |
核心设定 | 小女孩发现平行世界的"完美妈妈"其实是蜘蛛精 | 4v1追逃游戏,监管者抓求生者 |
恐怖元素 | 心理恐怖、家庭关系异化 | Jump scare、血腥元素(国服已和谐) |
艺术成就 | 奥斯卡提名、安妮奖最佳动画 | App Store年度趋势游戏 |
最明显的区别在故事内核:《鬼妈妈》讲的是原生家庭问题,那个用纽扣当眼睛的"鬼妈妈"本质上是个控制狂家长;而《第五人格》的剧情...说实话玩到至尊段位我也没搞懂那堆侦探日记在讲啥。
关于抄袭争议
确实有玩家说游戏里"红蝶"的造型神似鬼妈妈,特别是那个诡异的微笑。但官方设定里红蝶原型是日本能剧面具,真要较真的话,这俩的恐怖谷效应都借鉴了《午夜凶铃》的贞子美学。
我自己倒觉得《第五人格》里最像《鬼妈妈》气质的,其实是那个总在修机的机械师——不是长得像,是那种"明明很害怕还要硬着头皮上"的劲儿,特别像主角卡洛琳。
如果你喜欢《鬼妈妈》...
可能会对这些东西更感兴趣:
- 《通灵男孩诺曼》——同个工作室作品,僵尸题材但温暖得要命
- 《盒子怪》——同样是定格动画,讽刺阶级固化的神作
- 《潘神的迷宫》——把童话拍成R级片的狠角色
至于《第五人格》,它最好玩的其实是和朋友开黑时互相卖队友:"你先走!""不你先走!"最后两个人一起被挂在气球上晃悠——这种塑料友情可比恐怖元素刺激多了。
凌晨三点写到这里,突然想起《鬼妈妈》里那句"爱不是替代品",而《第五人格》里最常听到的是"救救救救救!"。你看,连台词风格都差着十万八千里呢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