抛球活动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抛球活动在特殊教育中的奇妙作用:让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节奏

抛球活动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

上周三下午,我在特教学校的走廊里遇见小林老师,她正抱着一筐彩色塑料球往感统教室走。"张老师快来搭把手!"她笑着把球筐往我手里塞了一半,"今天我们班要玩抛接球,那群小祖宗肯定又要闹翻天。"跟着她走进教室,果然看到六个孩子正围着圆形地毯坐成月亮船的形状,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已经迫不及待地伸手去够球筐。

为什么一颗球能打开特殊儿童的心扉

在普通孩子眼里简单的抛球游戏,对特殊儿童来说却像打开新世界的钥匙。记得去年秋天,患有自闭症的小宇第一次接触抛球活动时,整个人蜷缩在教室角落。但当红色软球第三次滚到他脚边时,他忽然伸出手指戳了戳球面,这个细微动作让在场的三位老师差点红了眼眶。

触觉与视觉的双重盛宴

不同材质的球类藏着神奇密码:

  • 绒毛球:适合触觉敏感的孩子,像抱着云朵玩耍
  • 带凸点的按摩球:能刺激触觉迟钝儿童的神经末梢
  • 夜光球:在昏暗环境中抓住视觉型学习者的注意力

个性化活动设计的艺术

王老师班上有个总爱啃手指的多动症男孩,自从设计了"水果抛接"游戏,现在他能在游戏中保持15分钟专注。具体玩法很简单:

  • 苹果球(红色)要双手接
  • 香蕉球(黄色)要用膝盖夹
  • 葡萄球(紫色)要传给右边同学
障碍类型 适用球类 最佳活动时长 常见进步表现 数据来源
自闭症谱系 加重药球 20-25分钟 眼神接触增加40% 《感觉统合训练手册》2023
ADHD 弹力球 15分钟分段 任务转换速度提升 儿童行为研究第6卷
脑瘫 充气球 10分钟×3组 上肢活动范围扩大 康复医学季刊2024.3

音乐是最好的游戏搭档

李老师发现把《小星星》改编成抛球童谣后,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学数数快了好多。现在他们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:"一抛一接像跳舞,二传三传要数清,四个方向都传到,五个朋友笑盈盈"

藏在细节里的专业智慧

上周参加特教研讨会时,陈教授提醒我们注意三个"不要":

  • 不要强迫孩子必须用标准姿势
  • 不要在一次活动中更换超过两种球类
  • 不要在硬质地面上进行跑动接球

窗外的梧桐树开始飘落金黄的叶子,操场上传来了熟悉的欢笑声。小宇现在能连续完成五次抛接球了,每次成功时他脸上绽放的笑容,比秋日阳光还要温暖。隔壁班的辅助员正蹲在地上调整充气垫的位置,准备开始新一轮的彩虹球游戏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